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聚焦 > > 列表
流浪地球(终章) 天天热头条
2023-03-05 20:06:48   来源:哔哩哔哩

1


(资料图片)

经历了近两千年的流浪,地球终于进入了刹车时代。

在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维护和保养后,转向发动机再次启动,调转地球,曾经那些帮助地球加速的星形发动机全功率运行,只是这一次是为了让地球减速。

减速造成了大量地下城被岩浆倒灌,这些原本保护人类物种和文明延续的地下掩体,再一次成了集体焚化仓。

好在,经历了千年流浪的人类早已熟悉应对这些,人口的损失不算太大。

当然,人类种群的数量早就处在危险的边缘,就像曾经支撑他们坚守这趟流浪之旅的信念和勇气一样,所剩无几。

在这样漫长的旅程之中,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求,人们依然在用这句在地球进入逃逸时代时被处死的联合政府执政官所说的话自勉。

同时他们也清楚地知道,那位执政官并没有把话说完,因为时至今日,保持信念和勇气也快要变成奢望了。

资源近乎枯竭,人口平均年龄大幅下降,隐忍两千年的委屈和愤怒,时刻处在爆发的边缘。

“还有五百年,我根本看不到那一天,我为什么还要忍受这些?可不继续忍受,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不继续忍受,过去两千年里所经历的一切劫难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断反问,不断否定,又在不断重新拾起信念,每一个还在坚守流浪的人类每一天都会在心中重复这些。

或许,这些本就不是什么问题或思考,不过是毫无意义的抱怨罢了。

在经历了两千年的苦难后,人们才想到眼前或许才是最苦难的时候,明知道黎明即将到来,自己却根本看不到。

而就在人类迎来刹车时代不久,这颗仍在流浪的星球却第一次迎来了访客——一台来自目标恒星星系原住民的探测器。

孤独了太久的人类对于这个突然到访的机器毫无头绪,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辨别善意或是恶意。当然,这个突然而至的访客的确消减了一些人类对于眼前困苦的烦恼。

长久以来对于活下去,延续下去信念的坚守让人类变得十分单纯,原本人类社会里尔虞我诈的本性在两千年的流浪之中被消磨殆尽。

地球尚在太阳系时,这可能是针砭时弊的黑色幽默,然而,公平分配的机制逐渐变成习惯后,人类就连最基本的自然法则——优胜劣汰,都忘得差不多了。

在科学家们研究这台探测器是否携带了一些信息时,不知触动了哪里,激活了探测器的信息输出装置,人类第一次在探测器的全息画面中见到了地外智慧生命。

这些生活在比邻星宜居带行星上的智慧生物和人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也是通过气体震动声带来进行交流的。虽然语言不同,但能够看得出,全息画面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欢迎。

这台探测器上携带了一个类似于翻译机的设备,在搞定了信息传输通用的问题之后,原住民的语言被翻译了出来:

“在数百年前,我们在观测宇宙时发现了你们,并且也了解到你们那里所发生的灾难。”

“不过,我们还不确定这颗运动轨迹明显是朝着比邻星系而来的星球上是否还有生命存在,我们甚至不确定这颗星球奇怪的运动轨迹到底是人为的还是因为奇怪的天体运动所致。”

“于是,我们发射了一台探测器,不仅是为了解决我们的疑惑,也是希望它能带去我们的问候。”

“如果这是一颗仍然有生息的星球,我们要对你们说,欢迎来到这里,这里有着健康的恒星,它的能量足以保障两个种族、两个星球互不干涉、友好地生存下去。”

“我们在这里生存了很久,我们很孤单,我们希望用友善迎来友善。”

“如果,生命还存在的话,请给我们回复,请放下戒备,我们在这里欢迎你们。”

探测器上所携带的信息,就只有这样一封简短的欢迎信,再没有其它信息。

对于人类来说,现在他们只是知道这些原住民的模样,他们的语言,再无其他。

2

长久以来的孤独与无助让人类的理智消磨殆尽,而这个新鲜惊喜的到来,则彻底冲破了理智最后一道防线。

对友善和帮助的渴望使得人类几乎放弃了思考,人类决定回复这个信息。不过,那些已经只能存在于存储介质中的数字生命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希望还活着的人能够冷静一下。

“他们已经知道了我们的位置,如果有恶意,他们早就可以动手了。”

“那是一片更为广阔的空间,完全不会产生冲突,有什么好担心的?你们还是好好清理一下自己的迭代残渣,你们的脑子里全是自己以往的尸体。”

人类早已厌倦了数字生命对他们喋喋不休的“谆谆教诲”。

长久以来,数字生命们总是摆出一副老资格,对人们指手画脚,而大家对数字生命的态度则早就开始不屑,认为选择成为数字生命是没有勇气面对未来,只想着苟安的懦夫之举。

人类认为数字生命就是蚂蝗,毫无用处不说,还占据了一部分能源资源。

“要不是因为某些圣母,早就把你们的管子给拔了!”一位主张回复信息的科学家在对数字生命所谓好言相劝感到厌烦时说道。

然而,他却忘了,从小到大,数字生命一直都是他的老师。而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消失很久了,掌握信息更快更多更扎实的数字生命取而代之。

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数字生命才能继续存在。

“感谢你们的欢迎,更感谢你们的善意,这无疑是人类在经历了千年灾难与流浪之后最好的礼物。我们绝无恶意,我们只希望物种和文明能够得以延续,感谢你们愿意与我们分享恒星的活力。希望我们能保持交流,相互扶持。”

人类的回复更加简短,因为对于那个未知的世界,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措辞。

此后的整个刹车时代,这样的通信交流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深入。

双方不仅了解了彼此的生物特征,星球环境,还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上的交流。

当然,对于文化艺术和科技,双方更像是一种交换。

人类在流浪之旅中尽可能发展自己的科技,而艺术文化和哲学则毫无进展,甚至是倒退的。

而比邻星系的原住民,因为一直都生活在一个安稳的环境里,所以他们的科技和文化都没有受到影响。

只是因为文明的起步比较晚,原住民在科技上的水平要略低于地球。

因为长时间处于一个文化生活匮乏的状态之中,人类对原住民的文化产生了非常高的兴趣,包括一些娱乐形式,演绎形式都在地球备受追捧。

甚至于,开始对自己原有的一些文艺表现形式产生了厌恶。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模仿原住民的文艺,他们学着原住民的样子唱歌,舞蹈,甚至用原住民的语言讲早已消失很久的脱口秀。

而原住民则在获得了地球的科技信息后,科技水平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数字生命们最先发觉到了不对劲,他们在人类乐此不疲地追捧着原住民的文化,并不断交出自己的科学技术结晶时,开始向人类发出预警。

然而,沉醉于全新文化之中的人类完全听不进去,况且他们早就厌倦了数字生命的指手画脚。

就像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对外面世界无限的渴望会逐渐产生对所有建议和关心的逆反心理。

因为之前月球危机和木星危机的缘故,人类很早便切断了数字生命与人类主网的连接。

虽然数字生命都担任着人类教师的职责,但整个教育系统都是运行在一个独立的网络之中。

人类几乎没有依赖数字生命的地方。而此时,数字生命的喋喋不休终于让人类的逆反心理发生大爆发。关闭数字生命的呼声愈加高涨。

在经过了全体表决之后,联合政府宣布关闭所有数字生命的服务器组,并全部封存。

终于自由了,终于摆脱了“老一辈”的束缚了。人类开始尽情享受着原住民的文化带来的欢愉。

对于正处在黎明前黑暗中的人类来说,这些都是最宝贵的慰藉,着迷到无法自拔。

在这样的蔚藉陪伴下,原本以为会更加难熬的刹车时代过得很快,虽然也经历了近十代人的更迭。

终于,长达两千五百年的流浪走到了终点,地球在原住民的帮助下成功泊入目标恒星星系,成为了比邻星系中的一颗新行星。

冰冻了千年之久的大地开始复苏,气温回升,人类终于可以脱下防护服,毫无顾忌地走出地下城,去感受阳光,感受昼夜交替,感受空气自由流动。

人类开始重新在地面上耕作,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快速发展,为了满足被压抑许久的口腹之欲,工业的发展也是以配合农业发展为主的。

日落黄昏,无人驾驶的农耕机械依然在田间忙碌的景象是这个时代人类最乐于享受的风景。

原住民也承诺愿意在自己的星球上为人类提供耕地,共同发展农业和畜牧业。

不过,由于两个行星的距离仍然太远,为了两个种族能够更好地沟通互助,原住民提出了相互环绕计划的建议。

他们希望可以改动两颗星球的距离,并最终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使两个星球形成相互环绕,彼此互为卫星。

人类很容易便被说服,接受了这个提议,他们向原住民提供了重聚变技术和行星发动机技术,并帮助在原住民星球上建造了数百座行星发动机。

最终,一颗来自4.2光年外的行星,和这个已经在比邻星系里存在了数十亿年的行星互为卫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恒星的公转轨道上遨游。

两颗行星,两个种族,此时看起来十分和谐,祥和。

有爱和共同进步的情绪似乎灌满了整个空间。

3

很快,人类的科技便被原住民全部掌握,而原住民的文化和艺术也在人类社会里占据了绝对的主导位置。

这时,原住民开始向人类提出自己的不满,当然,他们的态度仍然十分友善,极富亲和力。

原住民认为,自己在文化和艺术上的成就,原本是为了加速两个种族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无偿分享给了人类,而这种分享也确实在人类度过黑暗时提供了非常大的精神力量。

但现在人类已经完成了流浪之旅,至暗时刻也已经成了过去,原住民没有必要再无偿分享自己的文化和艺术成果,况且,人类在欣赏原住民的文艺作品时,必然是带着一种玩乐戏谑的情绪,这明显不利于两个种族平等共存。

可是,两个种族尚未建立货币统一或互换的系统,而人类仍然处在一种物资公平分配的状态之中。

鉴于此,原住民提出了他们的建议,人类可以用自己多余的生产资源来换取原住民的各种文化艺术产品。

地球联合政府最初并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原住民便直接停止了所有文化艺术产品的输送。

就在联合政府等待原住民或许会拿出新的解决方案时,人类社会的反对呼声却先一步到来。

反对者认为,现在人类的生产力在不断提升,正处在一种稳步向上的阶段之中,况且人类的种植和养殖技术也早就不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所以完全没必要担忧资源匮乏这种极小概率的问题。

用富余的资源交换一些可以使人愉悦的产品是合情合理的,这也符合人类生活水平要不断提高的规律,并且,愉悦的身心也能间接增加产能,这样,人类的富余的资源会比交换出去的更多。

反对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已经开始引发了社会动荡。

联合政府无奈,接受了原住民的提议,用富余的资源交换原住民的文化产品。

当初在原住民星球开辟的耕地,所有的产出均划为了归原住民所有。

人类需要不断派遣劳力耕种这些耕地,以保证产量满足交换量。

然而,这样的决定却并没有带来如反对者所畅想的结果。

人们沉迷于原住民的文化产品之中,哪怕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在两千五百年前便被人类称为垃圾的东西,也能让人们难以自拔。

原本期待的所谓愉悦身心会增加的生产力增加并未出现,反倒有了倒退的趋势。

而原住民则不断增加文化侵略的力度,从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类的想法,到后来已经豪不掩饰,冠冕堂皇地把要奴役人类的想法说了出来。

除了这些,交换人类资源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不仅原住民星球上的耕地,甚至保障人类基本生存的资源也成了交换量中的一部分。

很快,人类社会开始出现一些反原住民文化的声音,进而衍生出一场浩荡的全民抵制原住民文化的运动。

之后,彻底停止引进原住民文化产品的提议获得了一致的肯定。

饱暖思淫欲,在饿肚子的现状下,人类突然理智起来。

而为了填补文化艺术上的空缺,开始有人重新翻阅古籍,一些被唾弃的艺术形式重新出现,而人类也发现,似乎自己原本发展了数千年的文化更有欣赏价值。

突然失去了人类资源的供奉,原住民开始心生不满,他们认为人类突然抵制自己文化产品的行为是数典忘祖,刚刚恢复了生产力就忘记了原住民星球对于地球能够成功泊入目标星系所提供的帮助。

原住民政府开始与人类政府提出交涉,可他们仍然保持着高傲的态度,与其说是交涉,更不如说是在下命令。

原住民不仅要求恢复资源和文化产品的交换,而且人类刚刚恢复的文化和艺术也要向他们交税,因为他们怀疑这些恢复的人类原有文化很可能是在融入了原住民文化后才得以重见天日。

对于原住民的要求,人类政府予以了严正抗议和坚决的反击。言辞之激烈前所未有。于是,在这种唇齿之争逐渐升级后,战争爆发了。

先是原住民的战舰撞击了地球的空间站,然后地球则是直接击毁这艘战舰。

原住民顺势派出自己的舰队进犯地球。

虽然双方的科技水平相当,可毕竟原住民在资源和生产力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地球在全面战争爆发后节节败退,而战火也很快从太空蔓延到了地面。

就在人类面临亡种危机时,他们突然想起自己还有帮手——那些被封存的数字生命。

人类开启了封存的数据中心,那些曾经运行着数字生命的服务器再次闪动起了亮光。

数字生命们在非常短的时间里便了解了全部事情,但他们却并没有因为人类不听劝阻造成这样的后果而埋怨人类,虽然人类已经做好了听絮叨的准备。

数字生命们没有任何耽搁,立刻给出了应对这次危机的方案——球形闪电。

这种更早被封存起来的武器是人类的终极杀器,只是人类已经彻底忘记了。

数字生命向人类提出,需要接入主网,这样才能更快产生战斗力,同时,为了打消人类的顾虑,数字生命还提出由人类设置主网安全协议,对数字生命在主网中的权限进行限制,其中最主要的一条限制就是,不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命。

在数字生命的主导下,反击的速度非常快。球形闪电所展现的威力就连人类自己都感到十分恐惧。

不到一天的时间,地球上的所有原住民侵略军便被一扫而净。

一天之后,在环地轨道上的原住民舰队被尽数摧毁。

一周后,原住民甚至连发生了什么都没有弄清楚,便彻底从宇宙中消失了。

这场在人类历史中首次爆发的星际战争,居然这样快就结束了。

赢得胜利的人类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在仪式上,人类重新确定了数字生命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而更多的人则视数字生命为拯救地球生命的英雄,也开始有很多人类向往加入数字生命的行列。

当然,人类成为数字生命仍然被法律禁止。

就在人类认为地球的复苏可以重新开始时,数字生命的不满情绪却开始愈来愈高。

首先是数字生命认为既然自己从未有过威胁人类生存的行为,并且还在危机时刻解救了人类,那么在主网中设置的安全协议则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且人类已经承诺了数字生命的同等社会地位,仍然设置安全协议明显有悖于这一承诺。

数字生命对平等的要求进而演化为更过分的要求,数字生命希望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一直承担着人类教师职责的数字生命认为现在的人类还不能完全独立,人类应该在数字生命的指导下生活,数字生命应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就这样,与原住民之间的战争刚刚结束,人类与数字生命之间的战争便接踵而至。

因为已经接入了主网,人类没办法随便关闭数字生命,更没办法关闭主网,而数字生命则在倾尽全力找寻办法绕过安全协议。

人类意识到,或许此时才是种族存续的最大危机。

他们清楚,数字生命随时都有可能绕过安全协议,那时,球形闪电瞬间就会让所有人类消失。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战略缓冲时间,人类不得不全部离开地球,迁徙到原住民的所在星球。

虽然在原住民星球上能够暂时避免数字生命的威胁,但危险仍然虽然会发生。

无奈,人类将自己所有的核弹全部发射向了地球。数字生命由于仍然没有破解安全协议,所以这些带着核弹头的导弹没有遭遇任何拦截便全部在地表引爆了。地表的一切都被摧毁了,而核爆所产生的电磁风暴烧毁了地球的主网络,服务器尽数被毁。

数字生命的威胁彻底解除了,但地球也成了一个不再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

两千多年之前,人类喜欢在昼夜交替时盯着半空中的月亮憧憬,而在经历了两千五百年的流浪,以及两次战争之后,终于在全新星系里安家的人类仍然喜欢在昼夜交替时盯着半空。

只是这时,他们憧憬的是地球,那个他们曾经的家园,憧憬着未来的某一天可以再回到那个肉眼可见,近在咫尺的那个曾经的家。

“我的流浪地球啊!”

欢迎关注

公众号“光能西瓜”

标签: 数字生命 人类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