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聚焦 > > 列表
每日消息!最新!嘉兴疾控发布春节防疫指南
2023-01-20 11:48:45   来源:二三里客户端

据嘉兴公安:

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增大,嘉兴疾控最新发布多个提醒,跟着小南君一起来看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返乡健康指南篇

回家过年是春节永恒的主题,

经过了漫长的旅途,我们终于到家了。

回到家后,

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呢?

◎1.到家后要及时洗手。

◎2.刚回到家时,尽量避免接触家里的老人或者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接触时要进行个人防护。

◎3.探亲访友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

◎4.聚会、聚餐时要减少人数和时间,建议使用公筷、公勺。

◎5.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①坚持勤洗手,科学规范佩戴口罩;

②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③居家常通风换气,定期做好清洁卫生。

◎6. 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时,可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或根据病情及时就医。

口罩防护篇

都阳康了,春节期间还要继续戴口罩吗?

对于尚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来说,当前国内新冠疫情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因此仍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在进入医院、商场、超市、室内会场、机场车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飞机、火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

对于已经阳康的人群来说,冬季仍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要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风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手段,避免在“阳康”后感染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

此外,

以下情况也应科学规范佩戴口罩

▶ 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 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新冠感染相关症状时;

▶ 近距离接触或者护理新冠感染者及有新冠感染相关症状人员时;

▶ 医务工作者,交通运输、商场、超市、餐饮旅游、快递、保洁等从事公共服务及密闭场所的工作人员。

哪些口罩具有防疫功能?

首先要看外包装上的文字和图片,在外包装寻找“产品标准”。

能达到防疫要求的有五种编码:

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2010)

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 0969-2013)

日常防护型口罩(GB/T 32610-2016)

儿童口罩(GB/T 38880-2020)

很多口罩从外观上很难看出差异,但通过包装上标注的执行标准,可以区分它们究竟能否发挥防护作用。未采用相关标准的口罩很可能只有美观或保暖作用。

KN95口罩可以防疫吗?

KN95、N95口罩,有别于上述5种标准对应的口罩类型,属于“颗粒物防护口罩”类型,对应的标准有我国国家标准“GB 2626《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美国NIOSH(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认定”“欧洲EN149”等。目前,KN95或N95口罩与“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等不同,不作为医疗器械进行监管。但对于它们的防护作用,许多权威机构均给出了正面答复。

比如,中国疾控中心明确表示,颗粒物防护口罩的阻隔能力与医用防护口罩相同。在紧急情况下可作为医务防护口罩的补充,但对于手术室等有卫生学要求的区域不能使用。可适用于较高风险暴露人员,如急诊科工作医护人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等。

当前仍是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戴口罩,除了能预防新冠,也能预防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最近天气那么冷,口罩还能防寒保暖。所以春节期间,请大家先别急着摘口罩,该戴还得戴,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疫苗接种篇

随着越来越多的“阳过”大侠变成“阳康”,想必不少人一定很关心“阳康”之后是否“一阳永逸”,是否还需要打疫苗,阳康之后多久能打疫苗这一系列问题吧。快看看吧,这就带您了解“阳康”后如何打疫苗。

阳过之后是否还需要打新冠疫苗?

阳康后多久打新冠疫苗?

多项研究显示,单靠感染新冠病毒产生的免疫力,是弱于感染病毒加接种疫苗所产生的免疫力的。因此,感染加疫苗混合免疫至关重要。因此,感染新冠病毒后,后续还是需要按免疫程序接种新冠疫苗才能达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我市目前现有加强免疫组合如下,优先推荐使用序贯加强。

在通过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确认感染了新冠病毒后,目前建议在“阳康”后6个月再接种新冠疫苗。同时,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指出,涉及到感染和疫苗接种的间隔,其实也是疫苗接种免疫程序的一部分,随着疫苗研究的深入和新冠防控的需要,免疫策略也会做相应的完善和调整。王华庆还建议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老年人群,除了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也要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除了大朋友以外,小朋友也是“咩咩大军”的主力成员。疫情“放开”后,很多宝妈表示不敢带“小阳人”打疫苗,怕去门诊接种疫苗孩子被感染,又怕不去耽误了孩子疫苗接种……那么小朋友们阳康之后多久之后可以接种疫苗呢?无法按时接种疫苗,或因为突发因素延迟疫苗接种,会对免疫效果产生什么影响吗?能推迟多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孩子阳过了,多久能接种疫苗?

对于新冠疫苗,满3周岁的宝宝在康复6个月后可以接种。

目前,我国内地3至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的新冠疫苗有两种接种方案:

1、接种2剂灭活新冠疫苗,两剂之间至少间隔2-4周。

2、接种3剂重组CHO新冠疫苗,每两剂之间至少间隔1个月。

对于常规疫苗(除狂犬疫苗*外):儿童康复痊愈且所有症状完全消失后,即可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或自愿自费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

*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无任何禁忌。

延迟接种,对疫苗免疫效果有影响吗?

一般情况,并不建议孩子推迟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有严格的时间要求,总体原则为“按时最佳、可以推迟、不能提前”,有接种时间限制的疫苗,如:卡介苗,乙肝疫苗,十三价肺炎疫苗、五价轮状疫苗等,接种医生也会告知最晚的接种时间。

延迟疫苗接种可能会使疫苗产生保护的时间相应地延迟,从而增加感染相应疾病的风险,有些疫苗接种不宜延迟太久,以免失去保护的机会。比如卡介苗、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等。

总的来说,延迟接种只是延迟了疫苗开始产生保护的时间,并不会影响疫苗整体的、长远的保护效果。

如何完成常规疫苗补种?

因新冠疫情或者其他原因未按国家免疫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孩子,为了不影响宝宝的正常生活和上学,请查阅孩子的接种信息并及时补种。

补种通用原则:

①应尽早进行补种,尽快完成全程接种;

②优先保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优先补种含脊灰、麻疹成分疫苗和乙肝疫苗;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③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同种疫苗完成接种程序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

具体补种建议请咨询属地各接种门诊。

“阳妈妈”生的宝宝如何打疫苗?

对于出生健康的新生儿,按正常的免疫程序接种。

孩子没什么症状,也不知道阳没阳,

能不能去打常规疫苗?

如无相关疫苗接种禁忌,即可随时接种。

如果无法检测和判断孩子是否“阳”,不用特别担心,并不是一定要去确认孩子是不是“阳”。只要孩子没有什么疾病症状,没有疫苗接种禁忌,就可以去接种疫苗。接种前,无需做核酸或抗原。

孩子接种完疫苗回家注意事项

1、疫情期间注意做好防护,尽量少出门,不要着凉,尽量当天不洗澡;

2、密切关注受种儿童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自测抗原或进行核酸检测,排除新冠感染;

3、个别儿童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疫苗的不良反应,局部疼痛、红肿,有的还出现发热等,一般不用特别处理,可以多喝水、多休息,2~3天可自行缓解;

4、如有其他不能缓解的不适,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来源:嘉兴疾控

标签: 新冠疫情

上一篇:
下一篇: